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成为许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的目标。有志于成为世界级公司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应当把自己所在业务领域的世界级著名跨国公司作为自己的标杆,进行对照。透过系统的对比,了解什么是世界级大企业,它们的经验是什么,又有什么教训,找到差距,以资借鉴。
为了成长为世界级公司,需要自身不断地与同行业最好的公司相比较。唯有此企业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才能采取具体行动去加以改变。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国电子百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第20届百强企业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356.3亿元,比上届增长14.6%,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平均增长19.2%,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2%,比2000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2005年,华为、海尔、中兴通讯、联想控股等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都在20亿元以上,分别达到47.5亿元、45.7亿元、27.2亿元和21.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华为和中兴通讯五年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海尔、海信、北大方正、上海广电也在3%以上。第20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2005年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的企业有23家。
尽管我国电子百强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但与当前全球一流跨国公司仍存在巨大差距。美国是全球IT财富最大获取国,也是研发最大投入国,仅微软、英特尔、思科、IBM四家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资金就在200亿美元左右。韩国电子信息产业赢利能力的提升更是与政府、企业持续加大投入直接相关,韩国仅信息通信部每年的投入就高达60亿美元左右。近五年来,韩国三星电子研发经费支出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为24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5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4%。
2005年,微软、IBM、英特尔、三星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导型企业研发投入绝对额都超过50亿美元,其中微软接近60亿美元,每一个企业研发投入经费都超过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整体投入。一流跨国公司雄厚的研发投入令我国企业望尘莫及。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投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的半导体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据投资银行Pacific Crest报告显示,在2006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投资排名中,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三星电子分别投资55亿美元和57.39亿美元,现代半导体公司为32亿美元,而电子百强企业中的半导体本土厂商上海华虹集团和无锡华润微电子与它们的投资能力相比尚有非常大的差距。
知识产权能力有待提升
在知识产权方面,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百强企业以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技术结构层次的提升。华为、中兴通讯等国内技术领先型企业专利申请进展非常快,使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申请数量都已经超过国外专利申请。2000年百强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只有44家,2005年已达到90家,其中80%有发明专利。而且,在专利结构中,京东方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比重达到60%以上,中兴通讯在45%以上,联想也接近1/3。为应对当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竞争和专利布局战略,我国部分技术领先型企业也加快专利国际化步伐。2005年,华为、中兴通讯申请的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分别居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第3和第9位,华为以249件PCT专利跃居全球第37位,首次超过老对手思科公司(212件,第44位),正努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先锋。
尽管我国电子百强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10年,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始终处于全球领导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持续的研发投入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在通信领域,高通掌握着CDMA的大部分知识产权,思科凭借技术优势垄断全球路由器80%以上的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创造出通信领域大部分技术创新专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市场,也是全球一流跨国公司角逐的舞台,赢利能力强的公司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对申请专利尤其重视,IBM多年来一直排在美国专利申请的榜首。美、日等国的跨国公司不仅在本国大量申请专利,而且还不断加大在国外申请专利的力度,如日本的索尼、日立、夏普等企业一直处于在美国专利申请的前10名,甚至前5名。韩国企业也在前10位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能体现企业专利国际化能力的衡量指标是PCT专利数量。在全球申请PCT专利排行榜上发达国家IT跨国公司占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全球申请PCT专利前20家企业中IT跨国公司占11家,前10家企业中占8家。
在全球信息产业领域,跨国公司支配着利润的分配,控制着财富的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