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PCB行业此次调价?
莫少山 PCB业在2001年至2002年期间受国际IT业泡沫破灭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企业为了生存竞相压价,造成PCB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很多企业在亏本或微利状态下经营。而且,由于PCB企业分散,与OEM、EMS等终端客户相比规模较小,企业讨价能力较弱,使得PCB价格一直处在偏低的状态。同时,近几年来,各方面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水电、工资等的上涨和下游客户不断要求降价的压力使PCB厂家逐步陷入困境,企业发展难以为继,行业的长期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合理调整PCB的价格,使企业保持生命力至关重要。如果PCB企业因无利经营而失去生命力,从长远上看对电子行业也是一个冲击,将会阻碍电子业的进步。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调整PCB的价格是必要的。
王树柏 调整PCB价格这项工作非常及时,全行业的企业非常欢迎并支持这项工作。
陈 蓁 PCB、FPC价格上调势在必行。
何永忠 PCB价格上调是形势的需要,十几年来PCB行业苦到现在,调价已经到时候了。
陈荣贤 涨价是市场的必然规律,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铜价总体上升很多,CCL(覆铜板)的原辅材料也都随之涨价,PCB涨价也是必然。
周进群 涨价最终由市场来决定,PCB因为客户层次以及数量的原因,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但此次调价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亏本生意谁都不会做。
姜雪飞 目前PCB调价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
刘述峰 我们对PCB调价没有意见。
严光亮 此次PCB调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PCB原辅材料持续两年的价格上涨,近期又出现价格暴涨,PCB行业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成本升高压力,不得已才向下游用户提出调价请求。我认为原材料涨价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对此能够理解。PCB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近几年发展过快,上游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而PCB产能供大于求的关系势必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为下游用户提供更多降价机会,大部分PCB企业是保本经营,无法抵抗如此大幅度的原材料涨价,从这个角度看此次PCB调价是必然的,是唯一能自救的办法,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贵公司在此次调价中采取了哪些行动?
莫少山 我公司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成本和价格做了分析比较,重新确立每种产品合理的价格,并且逐个与客户进行接触沟通,提出提价要求。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低价产品,公司采取放弃的政策,按企业的能力重新定位市场。
王树柏 现在我公司产品价格已全部上调。
陈 蓁 主要措施还是与客户协调,向客户通报我公司所面临的原材料上涨的巨大压力,同时从服务和产品品质上进一步配合客户。
何永忠 上下游企业要多沟通协商,把CCL、PCB、整机厂三者的关系分析清楚,互相沟通、解释,将成本的增长让大家来分担。
陈荣贤 对客户来说,关键要沟通,而且要提早沟通,让客户也能提早应对,相互理解,共同消化价格增长。我公司个别品种已经调价,如镀金板,其他种类已经告知客户,但还没有真正加价。
周进群 与客户沟通,讲道理;企业内部,开源节流,节约成本;对CCL企业,加强沟通。
姜雪飞 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品种已经调价,我们企业同其他企业不太一样地方,是我们的价格一直是变化的,而且产品差异性大,我们都是单独报价。哪一部分原材料成本涨,我们的产品价格与客户协商后跟着调整。
另外在供应商结构上进行重点选择,不要太过分散,也不要太过集中;在客户结构上也要分行业分区域,这样有助于抵御风险。
刘述峰 分情况,有的客户事先通知,有的客户给时间调整,有的给相应的折扣。
严光亮 此次PCB调价受到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对调价方案多次论证。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第一是充分与客户沟通,得到客户的理解;第二是公开成本上升因素,与客户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第三是理智控制调价幅度,追求“生存利润”。
作为大型PCB/CCL企业,价格提升对市场的影响及客户的接受程度如何?
莫少山 印制板产品种类千差万别,不同的工艺、技术、品质等要求,使之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和客户的交流、沟通,客户基本上能够理解和接受。提价后,整体客户面稳定,影响较小,毕竟每个客户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要求,而且,原材料的涨价情况也是大家所共知的。他们明白如果按原来的价格是生产不出好产品的。
印制板是电子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要保持整个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调整链中的合理的产品价格分配应得到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所需要的。
而且,随着电子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功能不断增加和提升,这需要一个更加紧密配合、高效运作的产业链。任何以牺牲产品品质来换取低价产品的做法,其对整个产业链发展都是不利的。单就PCB而言,并非通过低价竞争就能将企业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