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
|
 |
|
|
视频信息 |
|
 |
|
|
|
 |
行业新闻 |
|
创新让中国手机业走出困局 |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23 8:59:40 【关闭】 |
工信部在电信业重组后再次出手规范国内手机市场,或许将为疲软的国内手机业注入一针兴奋剂。
本报曾经在6月10日刊出的《“黑手机”觊觎电信重组大餐 》一文中提出,“黑手机”厂家将会借助重组后的移动运营商需要迅速扩大用户群之际,而乘机浑水摸鱼,因此打击“黑手机”最佳手段是锁定手机机身码,而最佳渠道就是移动运营商。
随着手机牌照核准制的取消,“黑手机”揺身变为“山寨手机”。
从一个角度看,山寨产品所展示的山寨文化,是对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因为有这种创新,山寨手机和山寨上网本敢于在市场上叫板国际巨头;也因为灵活机动的市场策略所带来的低成本,消费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创新的应用,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快乐体验。
山寨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市场在哪里,山寨产品到哪里。“MP3不好做了,我们做手机,手机不好做了,我们就做上网本。”这些应该是山寨文化的精华。
然而山寨文化也有其糟粕。为了逐利,部分山寨产品制造商将违反市场通用游戏规则的逃税、偷税、产品缺乏检测、缺乏售后服务、恶性的价格竞争等非法行为,视为其“山寨宝典”。
“随着入网检测费的下降,检测产品速度加快,原本山寨手机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深圳一手机厂家高层指出,现在大家比拼的是质量稳定的产品和市场运营的诚信,而那些所谓的“山寨宝典”也正在失效。
像中天通讯董事长黄朝晖这样的消失不是偶然,这是自己制造的恶性竞争下的牺牲。山寨文化中积极的因素造就了2006年和2007年国产手机的辉煌,但在全球手机市场疲软的今天,山寨文化的糟粕就可能完全摧毁此前多年打造的国产手机产业链。
已经到了国产手机产业链生死存亡刻不容缓的一刻,山寨制造商也到必须要去其“糟粕”的时候了。因为工信部将可能要采取的机身码管控手段,也将有效破解山寨机厂家的市场游击术和非法的“山寨宝典”。
问题是,移动运营商是否会真正配合。因为,通过运营商来打击非法山寨手机的技术理论层面是可行的,但背后涉及利益关系却难以处理。何况重组后的移动运营商的首要任务是:快速发展新用户。
是时候携手规范国内手机市场了,创新就会带来改变,也只有创新能让中国手机业走出困局,还能真正让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 |
|
|
上一篇:
海信创维搏杀55寸液晶电视阻击洋品牌 |
下一篇:
NAND闪存的写入限制与发展 |
|
|
|